賓州大學的冰河學家艾利(Richard Alley)指出:“冰河正在融化,融化程度隨時間增加,目前冰河並不是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,但它還是十分重要。
冰河融化的其中一個重大影響是海平面上升。全球有超過一億人居住在高於平均海平面不超過一公尺的地方。如果趨勢不變,將直接威脅到沿海國家以及三十多個海島國家的生存和發展。世界級科學家所組成的研究團隊研究預估,氣候改變將在五十年後──二○五○年,造成全世界超過一百萬種生物永遠消失。
由於冰河融解速度異於平常,使得河流的水位大幅上昇,西藏高原目前年出水量等於黃河一年的出水量,比40年前增加了20%,部份水源匯入亞洲河川,使洪水與水生疾病出現的頻率大增,其他水源則流山谷,形成了愈來愈多的新湖泊,未來數十年間,亞洲冰河至少還會以相同速度繼續融化,不僅影響亞洲的面貌,更引發更多環境問題。
未來幾十年內,亞洲國家都必須面對大水所造成的問題,冰河水已經在中國、印度、孟加拉造成水災,2002年的長江水災共帶走上千人的生命與數十億美元的財物損失;去年亦有逾千年死於印度水災中,並有數百萬人無家可歸;而孟加拉在2004年歷經15年來最嚴重的水災後,下痢及霍亂更在災區迅速蔓延。印度北部瓦帝亞喜馬拉雅地質研究院的冰河學家Joseph Gergan認為,由於冰河融雪期時值印度與東南亞地區的季風雨季,因此「難以分辨何者影響較大」,但部分專家指出,去年夏天亞洲大型河川的水量有70%來自冰河,比六零年代的比例又上昇了10%。
另一項問題在於,當冰河與永凍層開始融化,河水便會帶走大量鬆軟的表土,在中國的泥沙淤積情況更是嚴重,中國的水壩數量全球第一,單在長江沿岸便有148座,許多泥沙淤積在壩底,每年便需要大筆經費疏浚清泥,反對興建三峽大壩的人士便引用美國的研究數據,指每年美國的水壩都會淤積2立方公里的沉澱物,而長江又是全球含沙量第五高的河川,長期淤沙未清會導致大船根本無法通行。
然而在長期的預測中,水卻只會越來越少。Yao預測自2050年起,亞洲多數河川的水量便會開始減少,而至本世紀末,西藏高原上60%的冰河都會消失,一篇冰河融化報告的著者Shen Yongping表示,內陸河的情況會更加嚴重,因為這些河流並不會匯入大河或大海,而是最終乾涸於某處,Shen指出,中國西北的新疆省內,Kumarik河60%的水源來自冰河,其他河流也或多或少與冰河有關,「新疆的居民會遷至水源較多的地方,以取得足夠的農業與工業用水,但十年、二十年後水源會開始減少,當河流枯竭,沿岸的綠洲與城市也會一併消失」。
對人口眾多的中國東北來說,水量減少也會造成頗為嚴重的問題,中國每人平均可分得的水資源只有全球平均值的25%,在中國北部更是只有全球的5%,中國東部及北部的河川污染過於嚴重,要淨化為飲用水成本太高,北京等大城市的地下水位也不斷下降,迫使各都市必須自他處運水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